• 质量品牌公告展示: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质量监督 >> 质量管理 >> 浏览正文

河北省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计划

河北省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计划
(二○○八年度)


为深入做好2008年度全省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进一步深化电子监管网功能应用,建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实现产品质量监管网络的全社会覆盖,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做好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重点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河北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指导思想:2008年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一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机制,坚持“六个结合”,加强探索实践,加快推进步伐,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突出一个重点”,即:着力以电子监管网深化应用为重点;“实现一个目标”,即:按照三部局时限要求100完成目录规定的任务;“建立一个机制”,即:探索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全程监管长效机制;坚持“六个结合”,即:电子监管网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与监督抽查相结合、与建立诚信体系相结合、与产品质量追溯和召回相结合、与质量预警相结合、与执法打假快速反应相结合。
工作重点:强力推动首批入网产品目录生产企业入网应用,确保列入入网产品目录的企业全覆盖;加大赋码和印刷技术研究,扩大企业深化应用的程度和范围;加强产品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研究,加快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系统(河间)试点建设,探索电子监管网在政府监管中的具体应用模式;加快终端布设模式研究,提出终端建设方案;建立统一的推进工作程序,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建立执法部门的协调机制,组织查处列入入网产品目录的产品未使用统一标识电子监管码行为,严厉打击伪造或冒用监管码的违法行为;建立完整的入网企业管理档案;开通河北省电子监管网推广工作网站;全力开展对推进人员和企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指导和应用水平。
二、任务目标
(一)企业入网应用。属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入网产品目录范围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产品的生产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入网应用,实现100%覆盖。加大对企业深化应用的指导力度,以探索追溯召回模式为目的,提升企业应用的水平,扩大培育一批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深化应用较好的示范企业。加强对入网企业的管理和宣传。建立完善严密的推进工作程序,提供便捷服务。建立完整的入网企业档案。建立河北省电子监管网推广工作网站。开展查处伪造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非法印制电子监管码标识等违法案件活动。
(二)重点技术难题攻关。重点解决影响我省快速推进的两大瓶颈问题。一是在提升入网产品科学赋码率的基础上,组织人员研究易拉罐等包装产品的赋码难题,解决啤酒、奶粉等一批罐装产品的赋码问题;二是在扩大定点印刷企业范围的基础上,组织有关技术单位研究提高监管码印刷效率和质量难题,降低印刷成本,保证印刷质量。
(三)终端布设方式研究。组织人员调研城乡查验终端布设模式,形成建设性方案意见,推动终端布设工作开展。
(四)应用试点建设。在“日常监管,质量追溯,责任追究,质量预警和快速反应”的研究上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抓好河间市产品质量电子监管试点建设,真正架起电子监管网与产品质量之间的监管桥梁,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监管系统模式。探索培育一批能够实施可管、可控、可追溯的电子监管示范企业。
(五)电子监管网理论研究。开展电子监管网理论研讨,完善和丰富电子监管网理论体系,在电子监管网理论体系构成、质量追溯召回、溯源理论及实现方式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部署阶段(2008年1月至2月)
1、摸清底数,编制计划。对照总局《首批入网产品目录》,摸清应入网产品企业、已入网企业和未入网企业情况,2月底前完成全省推进计划编制工作,下达推进工作指导文件。
2、开展宣贯,打好基础。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关于做好重点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传达到系统各级和有关企业,1月底前组织一次系统学习研讨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编辑完成《电子监管网推广应用工作指南》。2月底前,做好对企业的宣贯培训准备工作。完善并下发2008年度考核办法。
3、整合资源,试点试行。购买设备,集中数据,搭建系统连接,形成初步框架,2月底,河间试点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同时,完成河北省电子监管网推广工作网站的开发。
4、建立程序,协同配合。根据总局推进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出台河北省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程序实施方案。2月组织质量、监督、食品、执法、认证、编码、信息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理顺内部关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培训入网阶段(2008年3月至6月)
1、培训企业入网。采取按行业集中培训的方式,连续组织对首批入网产品目录生产企业的宣传培训。4月底前完成全部企业的培训工作。3.15活动期间举办一次电子监管网知识竞赛。
2、指导企业入网。6月底前,所有列入入网产品目录生产企业全部入网,实现总局规定的目标。建立完整的入网企业管理档案。发布第二批定点印刷企业公告,扩大定点印刷企业范围。
3、总结河间试点。5月底,对河间试点建设进行总结验收,验证监管效果,进一步完善提高。着手部分企业建立追溯模式试验。
4、研讨终端布设。调研终端布设课题,组织一次专题研讨会,3月底前形成建设性意见报总局。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08年7月至12月)
1、总结经验。重点在构建电子监管网理论体系,产品信息跟踪、收集、处理,追溯模式创建,全程无缝隙监管等方面,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做法。7月底,编发专项指导手册。
2、扩大试点。在河间试点的基础上,8月启动市级试点项目,逐步扩展电子监管的范围和深度。
3、督导检查。按照总局要求,从7月份开始,对首批入网目录企业进行督导检查,对列入《首批入网产品目录》的产品实施产品溯源、质量跟踪,打假治劣,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对未获得生产许可证、CCC认证证书并未使用统一标识电子监管码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组织一次打击伪造电子监管码、非法印制电子监管码标识等违法案件活动。9月,选择受假冒侵害严重的部分入网企业,组织一次打击假冒入网企业产品的集中行动。
四、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分类推进。按照总局部署,彻底摸清首批强制入网目录规定的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组织编制推进工作规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按照逐类行业推进的方式,实施集中入网赋码上市,逐步扩大范围,加快推进。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通报各地进展情况,解决推进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二)加强协调,完善机制。制定系统内部与外部落实三部局推进政策的协调配合制度,组织制定推进工作流程和责任规定,形成岗位责任明确,工作流程清晰,推进链条有序的制度化推进机制。
(三)突出重点,解决瓶颈。下大力解决监管码印刷问题,动员印刷企业改进印刷能力,增加定点印刷企业,为迎接企业入网高潮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深入开展产品赋码方式研究,向企业推荐成熟的赋码方式,为推进工作铺路搭桥;设立专门课题,组织系统各级和有关院校专家进行专题理论研究;开展监管网知识和质量追溯理论培训,提高推进人员业务能力和入网企业的应用水平。
(四)多措并举,营造氛围。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除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宣传外,还要通过组织展览、播放录象、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认知度和监管码的查验率,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为深层次应用创造条件。在“3.15”活动中组织一次电子监管网知识竞赛,在“质量月”活动中组织一次推进成果展览。
(五)配套组织,依法保障。成立由省打假办牵头,公安、工商、检察、纪检、出版等部门参与的入网企业涉假案件协调小组,督导、协调和查处伪造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非法印制电子监管码标识等违法案件,保障推进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总结经验,强化考核。认真总结2007年考核验收的经验,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继续实施“一票否决”,固化激励机制,强力推动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