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刀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阳江制刀历史可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代族谱》载:“......冯大将军生平所用八十二斤鹅眉宣锦大刀纳于家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的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葬于阳江北山。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
清初,阳江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坊,其生产地点即现在江城区打铁巷。这个时候的代表作是何传利铁匠制作的“文武刀”,当时国内著名酒楼都在何传利作坊制菜刀。城郊那洛村村民开始制造小刀。二十世纪30年代,县城昌记是生产和销售小刀的专业店,同一时期,梁季芙创制独具一格的“季芙小刀”同这种小刀锋利、耐用、美观,可刮胡须,此在全国小刀评比中获奖,并送世界博览会参展。从此,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
建国前,阳江从事小刀生产的有300多人。1955年,生产小刀的个体户组成4个生产社,1956年组建国营小刀厂,这是阳江县规模最大的小刀厂,也是国内行业中产值、产量、品种、创汇最多的企业之一,被列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基地企业。1966,又先后成立了一批小刀集体企业,主要产品有小刀、怀剪、民用剪及餐具等。
改革开放后,阳江刀剪业蓬勃发展,死我活规模不断扩大,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使刀剪产品始终保持优良品质,获国家级多项殊荣,享誉海内外,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和出口值公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和80%。
特别是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在董事长李良辉的带领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创新。经历了五次技术革命,奠定了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这“中国菜中心”的龙头地位。从传统手工生产碳钢刀发展到现代化、机械化规模,生产规格上千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刀具产品,集科研钢、生产、销售、旅游配套服务一条龙全方位经营的综合大型品牌企业, 产品畅销至全国各地及日...
未经中国质量品牌网办公室书面特别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本站,违者依法必究。
中国质量品牌网 华南地区联系电话:020-84480806、84428286;北京电话:4009932123;
联系人:王主任(13352813500)、李老师(15999963688)、李主任(15920509688)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58号
申报材料欢迎发E-mail:gov_12365@126.com;课题处QQ:1165870991
Copyright© www.gov12365.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许可证号: 粤ICP备13021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