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品牌公告展示: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品牌促进 >> 品牌策略 >> 浏览正文

本土男装缘何放弃商场专柜(服装品牌)


对于零售市场表现一般的中档男装品牌而言,放弃商场,寻求新的营销渠道不失为以退谋进的明智之举。但无论是发展批量订制业务,还是采取网络直销模式,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细分领域塑造自己的品牌。
已定好婚期的小张和女友出去逛街,准备给自己买一套西服,结婚时穿。但他们在逛遍了北京的双安、华宇等商场后发现,他们所熟知的雅戈尔、杉杉等本土一线男装品牌难觅踪影,最后只好买了一套国外品牌的西服。
《新财经》记者日前在北京的北辰购物中心、西单商场、东安市场、翠微大厦、长安商场、双安商场、百盛购物中心等商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来自国外的男装品牌占据了这些商场男装专柜的半壁江山,专柜占有数量为173个,占总数的73;本土品牌专柜占有数量为63个,占总数的27。仅有两个本土品牌在半数以上的商场设有专柜,分别是金利来和观奇洋服。而在燕莎友谊商城、赛特购物中心这样的高档商场,本土男装品牌数量就更少了。其中,燕莎友谊商城只有两个本土品牌,赛特购物中心也只有四个。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本土一线男装品牌从商场淡然退出?退出后,它们又将如何逐利市场?
“出走”的两大原因
安贞华联的四层是男装专区,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服装柜台正在进行装修。部分本土男装品牌正在打折甩卖,柜台前聚集了不少人。商品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换季的时候是品牌更替最频繁的时候,部分市场表现不佳的老品牌会借机转型或退出市场,与此同时,一批新品牌乘机抢占市场。很多商场都利用这个机会对品牌布局进行调整。
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也表示,目前,本土男装品牌的商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国外品牌,中高档品牌的消费市场被大量国际品牌所占据。
某商场企划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在一定层面上,是商场和商家双向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部分品牌因为销量没有达到商场的销售额度而被“请”出了商场。一般而言,百货商厦采购部门大都背负着“费用”和“销量”两个考核指标,如果某品牌完不成商场的销售定额,就会被列入退场黑名单。另一方面,部分品牌因本身的营销策略发生变化也会主动要求解约,如虎豹。虎豹集团北京地区总经理卞佩海告诉记者:虎豹本来在北京的百盛、中友、君泰等商场均设有专柜,但于去年全部撤出。集团作出这样的决定有两点考虑,一是商场高额的运营费用,二是集团本身要实施新的战略。
同样是在商场,为何本土男装品牌频频撤柜,而外来品牌却能“大行其道”?
品牌专家分析认为,尽管中国的服装市场发展迅速,但就目前形势看,中国的服装品牌发展还很弱小。无论在服装设计、工艺处理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本土服装品牌与国际品牌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品牌老化”是本土男装品牌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雅戈尔、罗蒙、杉杉等本土知名品牌纷纷走上了品牌发展道路,但普遍缺少长期战略,忽略了品牌文化的打造,逐渐老化了品牌理念,无法跟上世界男装发展的步伐。品牌打造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取得成绩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经营发展过程才可以形成大品牌自身的优势。
寻求营销新渠道
从大型百货商场撤出以后,虎豹北京明确表示要主攻批量订制业务。据悉,批量订制已经成为本土男装品牌一项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普遍都比较重视。
[1][2]下一页